在济南战役之前,众多军官纷纷议论吴化文的行为,一些人对此十分不满:“吴化文那条老泥鳅,总是时隐时现,既不积极参战,也不顾大局,到底在耍什么花招?他人品差,早已成为叛徒,投来投去早已成习惯。如果这次他投向共军配资平台官网配资,必定会让国军陷入更大的被动。”
听到这些议论,王耀武却镇定地端起水杯,训斥道:“古人说过,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。今天的大战,吴化文是红是白,很快就能知道。若他是红,我自愿挥泪斩马谡;若他是白,各位就不要心生疑虑了。”
这段对话出自话剧《星火燎原》第五场“用兵施巧计”。剧情发展得更加戏剧化:吴化文为自己辩解,送上五十条金条,哀声唱道:“我吴化文比窦娥还冤!我与共军有仇,怎么会与他们勾结?你们必须替我辟谣,还我清白!”王耀武也回应道:“二试吴化文探深浅,八面玲珑,亦可怜。玩笑,玩笑。我对你信任如初。” 这段话确实源自历史背景,王耀武确实曾多次对吴化文表示怀疑,并进行了若干试探,但最终他却被吴化文巧妙地忽悠过去,导致最后犯下严重的错误。
展开剩余72%吴化文的反复无常,曾让王耀武对他产生疑心。早在济南战役前,有人在吴化文部队驻地的墙上发现了写着“打到济南府,活捉王耀武”的标语,虽然是否为吴化文手下所写尚不清楚,但更令人不解的是,吴化文居然没有将其擦去。王耀武虽是聪明人,但也略显憨厚。后来,杜聿明见状,在重逢时曾无奈地对王耀武说道:“我早就警告过你,吴化文靠不住,你怎么偏偏不听?”这话也许正是基于杜聿明对吴化文的不信任,他早就认识到这个人心术不正。
杜聿明的忠告其实非常具有前瞻性,1948年6月,杜聿明曾以副总司令的身份亲自告知王耀武,吴化文表面上服从,内心却充满诡计,根本不可靠。此时,王耀武虽然有所警觉,但一直未能真正撕破脸皮,只能通过言语试探吴化文。而吴化文早已识破了王耀武的意图,每次谈话时,他故意表现出对解放军的仇恨,同时主动提出与解放军作战的经验和建议,完全消解了王耀武的疑虑。
战争的局势开始发生急剧变化,济南的东区阵地接连失守,王耀武迫不得已向吴化文请教如何夺回失地。吴化文的回答虽然显得不切实际:“要拿回阵地,派部队冲一冲就行了。”这种简易的建议让王耀武恼火不已:“这种办法连猪都能想到,岂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?”然而,吴化文似乎并不在乎,继续装作无辜地向王耀武提出他的“高见”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吴化文频频失踪,王耀武无法再联系到他,部下接电话时都称吴化文正在前线视察。王耀武此时也已无法察觉吴化文的真正意图,直到解放军的攻势愈发猛烈,吴化文被迫决定起义。
粟裕一早便看穿了吴化文的心思,在王耀武仍被吴化文蒙在鼓里时,粟裕采取了有效的战略,通过进一步逼近吴化文的部队,让他无路可逃。1948年9月19日,吴化文最终决定起义,带领三万余人加入了解放军的阵营。
吴化文的起义对王耀武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。此时,济南城的外围防线已经被解放军攻占,王耀武不仅失去了西区的防线,连最后的希望也破灭。王耀武试图通过老蒋和刘峙求援,但得到了“固守待援”的回复。然而,援兵迟迟未至,解放军的猛攻将济南城围困得如同铁桶一般。
王耀武面临困境时,依旧无法摆脱吴化文带来的灾难。即便杜聿明派遣援军前来,也无法避免战局的失败。解放军的攻势毫不松懈,王耀武最终被困在济南,无法逃脱。
最终,济南战役的失败使得王耀武和他的大部分部队被华野所俘。王耀武被捕时,身心俱疲,连生气的心情都没有了。此时的他终于明白,战争的结果早已注定,吴化文的倒戈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。
这场战役不仅是王耀武的败北,也让杜聿明的策略显得格外明显。虽然他曾试图通过援军逆转战局,但最终,他也没有能逃过失败的命运。粟裕深知大势已定,最终取得了胜利配资平台官网配资,济南战役也成为解放战争中的关键一役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天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